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凯发体育注册平台

学习教学 投稿 22 0 评论

以下收集了3篇关于「汉语言文学论文」的教学学习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在教学学习中写汉语言文学专业论文相关文档的时候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助你解决相关写作问题。

no.1 汉语言文学论文-第1篇

(一)优化教学内容汉语言文学教师应紧扣教学目标

做好汉语言文学课程与其后续课程的衔接工作,充分梳理学科的知识内容,整合教学内容,避免出现课程内容的重复。结合语言研究的新成果,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在现代社会环境的适用性。教师安排课程教学内容时,将“够用”和“必须”作为安排课程教学内容的标准,突出强调教学的重点,有效精简课程内容,同扩大汉语言文学的应用深度及广度,及时参照社会发展相关能力的实践能力以及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目标,尽可能地安排具有较强应用性的技能课程,提高教学的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综合运用并写作各种通用性较强文体的能力、语言应用的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信息调研提取能力等综合能力,在夯实学生的语言感知基础,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敏感度、语言文字功底的基础上,增强学生运用语言的实践运用能力,促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和能力的全面提升。学校及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充分利用地域性的文化资源,加强教学课程中与之相关的内容,使结合地域性文化特色的教学内容成为基础课程的有力补充,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挖掘学生的思考能力及创新能力。

(二)改进教学方法高等教育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汉语言文学教学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切实落实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吸收借鉴并推陈出新,改进汉语言文学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手法的灵活性和多样性,从而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充分领悟并运用教材内容的基础上,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生活经验以及学习述求等实际情况出发,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情绪态度,提高学生的教学参与度,使学生从被动听讲记笔记向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转变。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探究,并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释疑,提高学生的思考力和创造力,培养其创新精神。教师还可以整合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成果并向学生展示,让学生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自主选择他们认为有用的内容,充分发挥其自主学习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将所学知识固化为专业内容,将语言文化与教育有机融合起来,不断提升自身的语言文化能力及修养。选取切合实际的教学方式方法,提高汉语言文学教学的有效性。当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基础知识与技能后,教师还可以采用问题中心教学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对实际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并通过论证,寻得解决的办法,以此提高学生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增强汉语言文学教学实践

汉语言文学教师侧重知识传授而轻视实践能力培养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需要调整培养目标,增强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实践,切实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能力,提高教学的质量。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学以致用的原则,重视汉语言文学教学内容与产业需求的对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相关业务能力要求训练,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及业务能力。

二、总结

no.2 汉语言文学论文-第2篇

【关键词】可视化;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综述

可视化一般又被称为信息可视化,其本质就是将研究文献所包含的内在信息经过转化从而达到直观、可视化的效果。从具体的操作技术层面而言,就是利用计算机自带的图像处理功能,将隐含在海量文献中的庞大复杂的数据信息通过筛选转换,变为直观可视的动态图像。通过将信息可视化之后,可以比较清楚地知道相关专业领域中的研究现状、进展及动态,获得比较详实的前沿信息。[1]同时,由于可视化分析的结果多以“图+表”的形式呈现,直观、简单的操作步骤以及功能强大的模块,在客观、直观之余,能更具表现力地分析研究进展。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中文学科的主要专业之一,基本上在各大高校都普遍开设,其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具有汉语言文学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能在新闻文艺出版部门、科研机构和机关企事业单位从事文学评论、汉语言文学教学与研究工作,以及文化、宣传方面的实际工作的汉语言文学专门人才。通过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可视化分析,可以以他者的视角呈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优化路径,对于中文类专业乃至传统的人文社科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都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数据是文本研究的基础,选择合适有效的研究数据是可视化分析的立论前提。相关的学术研究成果是衡量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情况的重要标准和现实参照,这其中既包括公开出版的学术论著,也包括已经刊发的期刊论文等,而学术期刊论文更因其周期短、内容新、更新快、获取易和专业性强等诸多特点,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进学术研究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选用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期刊学术论文为主体进行分析,有助于在整体上了解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状况,并据此预测未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方向和改革趋势。作为我国目前文献来源最全、覆盖面最广的中文数据资料库,中国知网涵盖学术文献、外文文献、学位论文、报纸、会议、年鉴、工具书等各类资源,是专业研究的权威文献数据来源。因此,文章选择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为数据来源文献库,截止2018年6月16日,笔者设定“汉语言”并“人才培养”为检索主题或题名条件,共检索精准匹配学术文献377篇。据此,笔者随后运用多种文献计量工具,以数量统计等定量分析方法为基础,通过定性分析研究性规律为意旨,就文献资料的检索、搜集、鉴别、整理、分析,形成事实科学认识。文章通过对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的既有研究现状进行深度挖掘和可视化分析,试图直观探讨不同研究范畴间的内在联系,进而科学有效地预测未来研究趋势和突破点,为深化基于协同创新视野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研究提供可靠的数据资料和理论支撑。

二、既有研究可视化分析

(一)研究时间分布情况

学术文献的时间分布变化是探求特定研究主题学术度的重要指标之一,在对既有文献的学术历程进行历史的、全方位的统计计量基础之上,分析相关研究主题的文献时间分布,有助于客观评价研究现状,并对未来走向进行科学预测和判断。[2]具体到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献而言,其时间分布情况。基于上述数据来源分布图可以看出,现有研究起步较晚,主要集中在2002年以后,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总体学术界关注热度不够,年均文献量只有23.65篇,有待深化,需要学界持续关注,在科学总结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推动理论研究和人才培养实践双向深化。

(二)研究层次分布情况

研究层次分布主要是旨在反映现有研究的重点关注范畴和指向领域,一定程度上界定了既有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具体到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文献。从样本文献的研究层次来看,主要分为八大类,其占比情况如下:基础研究类(社科)以74.65%的占比位居首位,其研究文献主要是通过分析现象和揭示内在规律,以获取相关理论、知识和方法。[3]其次是关于行业指导(社科)类的,占比11.83%,这类研究主要是以推进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在各领域的具体化建构为方向,进行的一些探索性研究。接下来主要是高等教育层面的探讨,共有20篇文献占比5.63%。剩下的基础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社科)、职业指导(社科)、工程技术(自科)和大众文化等五类共计占比7.88%,检索可得文献28篇。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既有研究主要是立足我国当前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实践,从教育教学经验或借鉴理论工具等视角出发,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问题等作出了探讨,为人才培养实践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支撑,但实证研究、比较研究,尤其是从高等教育层级作出的系统探讨不够,缺乏深度和力度。

(三)文献作者及机构分布情况

研究文献作者分布情况,可以数据化分析研究者对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主题的研究过程和趋势,科学的计量分析有助于了解和把握研究动态。研究作者机构分布特点,有助于得到各个机构的论文产出量,进而分析相关领域的研究重点和团体。不难发现,发文量最多的是新疆财经大学何奎5篇,其次是宁德师范学院的何海菊和昌吉学院的李艳玲都是各3篇,其他的作者都是最多2篇,总体没有高产作者,且持续关注时间不长。具体到研究机构的产出情况来看,基本上都是高校为主,其他科研院所关注较少,如图4所见。发表文献排名第一的是长春大学、大庆师范学院、徐州工程学院、延安大学和新疆财经大学各是5篇,其次是昌吉学院、安康学院、南华大学和陕西理工学院各4篇,产出3篇以上的有16个高等学校,其中不乏湖南师范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优势高校。

(四)学科及基金分布情况

从可视化分析的学科分布图(图5)可见,已有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文献主要分布在中国知网收录的16个学科类别之中,文献量最多的毫无疑问是中国语言文学学科,共计264篇,占比60.41%;学科论文量第二位的是高等教育学科,刊发文献122篇,占比27.92%;排在第三位的主要是中国文学学科和成人教育与特殊教育类,各有文献13篇和11篇,分别占比2.97%和2.52%;余下的12个学科类别所发文献基本在5篇以下,占比不到1%。由此可见,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研究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但既有研究还亟待进一步丰富和拓展,方可达成人才培养体系优化的改革目的。另外,从基金分布情况来看,总体获得资助来源的不多,只有8项,其中国家基金资助的占比一半,有4项;其他的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湖南省教委科研基金、江苏省青蓝工程基金和河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各1项。

(五)文献来源分布情况

文献来源分布情况分析是深度透视现有研究动态和发展格局的重要的指标信息之一,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某一学科领域的现有研究水平和特点,有助于为后续研究者提供更有价值的规律判断。[5]从大数据分析结果来看,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研究的核心期刊文章(包括sci来源期刊、ei来源期刊和cssci等)仅有37篇,占比9.81%,其中cssci核心期刊和sci来源期刊只有19篇,占比5.04%。因而,总体高质量文献来源占比权重不大,但两种来源在共时性的变化中趋势基本一致,符合总文献的变化规律。具体而言,从图7可以看出,论文文献来源分布较广,其中刊发文献最多的是《才智》,有8篇;排名前10的刊物累计发表相关文献47篇,总占比12.47%,只有1种cssci来源期刊《黑龙江高教研究》发表相关文献7篇。大量研究成果主要是发表在一般性的学术刊物上,文献来源质量评价总体一般,高质量、有影响力的成果不多。

(六)关键词分布及共现聚类情况

关键词是表达文献主题内容的实质性词语,是体现文献区分度的标识性词语。科学计量分析作为文献发表必备要素之一的关键词,是大数据背景下深度把握专家学者在既定领域关注热点和研究重点的重要标尺。[6]从图8的可视化分析图中可以直观显示,通过对全部现有文献量的统计发现,出现40次以上的高频词汇有4个,其中“汉语言文学专业”和“汉语言文学”分别以110次、81次的总标引数位居前两位;“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词出现频次分别都在59次、42次和26次以上,说明当前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重点关注的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力求通过理论研究达到人才优化的目的。如上所言,通过对研究文献关键词的词频高低进行统计分析,有助于掌握和追踪某一特定领域的研究热点,但是仅仅通过词频排序,无法分析研究热点的关联情况和演进逻辑。因此研究者们采用了共现分析的技术来进一步挖掘这些高频词,进而揭示它们的关联和特征所隐含的寓意。具体来说,圆点大小代表高频关键词词频,词频越高,则圆点越大。节点之间的联系表示两个关键词之间的关系,连线越粗,表示共现次数越多,则联系越紧密。如图9所见,“汉语言文学”“地方高校”是聚类中心点,所有节点由此引出,表明相关研究都是围绕这些核心展开,对整个高频关键词网络起到了核心节点作用。同时,它们与“人才培养”“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等是这一领域较为重要的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具有比较强的联系,既印证了关键词的分布特别,也表明这一领域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三、余论探讨

no.3 汉语言文学论文-第3篇

近年来,高校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而且普遍认为,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环节,实践教学在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几乎各个高校的各个专业都在强调实践教学。我国传统的人文学科专业———汉语言文学专业也不例外。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研究的论著论文也比较多见,但我校作为民族类高等本科院校,有其自身的特征,即“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其他高校的经验对我校不一定适用。因此,我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需要结合自己的校情生情进行实践教学。为此,笔者于2011年6月对北方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项有关实践教学的调查。调查的主要目的就是了解当前学生的能力现状、当前学生对本专业实践教学的看法,分析其特点,以便进一步探讨、改革、创新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力求建立体系化的实践教学,从而突出能力培养,突破制约学生顺利就业的瓶颈。

一、方法

本次调查采用调查问卷的方法,抽取了2007级和2009级的部分学生进行调查。2007级是作为毕业生的调查样本,对2007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学生毕业前夕(2011年6月3日)进行的。2009级是作为在校生的调查样本,对2009级学生的调查是在大学二年级的第二学期末(2011年6月29日)进行的。2007级共有学生93人,抽取了55个样本,有效样本55个,抽取人数占59%。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共148人,抽取了110个样本,有效样本109个,抽查人数占73.6%。根据调查的需要,对两个年级分别设计了两份调查问卷,其中有些问题是相同的,目的在于比较。我们对2007级的学生设计的调查表,从10个方面调查了今年毕业生的情况,了解学生面对就业所需的知识和能力,以及他们感到自己需要加强的知识能力。对2009级的学生调查,主要了解在校生对于实践的需求以及对学院、系里组织过的实践的评介。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毕业,学生选择工作还是继续读研究生的情况

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大学毕业后选择工作还是读研?笔者对2007级学生和2009级的学生分别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是,2007级汉语言文学专业93人,其中考上研究生继续读硕士的只有13人,占13.9%。抽样调查的汉语言文学专业2009级109人中,打算考研的有49人,占44.9%。笔者进一步调查了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选择考研的原因”,49人中,选择“喜欢读书研究”的有12人,占24.5%,选择“避免就业的竞争”的有2人,占4.1%,选择“硕士比学士就业好些”的有35人,站71.4%。从调查数据不难看出2009级打算考研的学生,其根本的目的是处于就业的考虑。也可以预计,在打算考研的49人中,能有多少人能够考上研究生呢?恐怕至多一半。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大多数人的去向是进入职场。

(二)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状况

我们调查了文史学院2007级和2009级汉语言专业的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2009级的学生,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口语表达能力(说和讲的能力)满意吗?”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20人,占18.3%,选择“不满意”的有89人,占81.7%。在回答“你对自己现有的文字表达能力(写各种文体文章的能力)满意吗?”这个问题时,选择“满意”的有14人,占12.8%,选择“不满意”的有95人,占87.2%。综合两个问题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到,80%以上的的学生对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不满,(这里指汉语表达)也就是说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亟待提高。调查结果明显表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口不能言、写不达意的现象比比皆是,学生的说写能力令人担忧。另一方面,学生又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是最需要的能力。同样,我们通过调查数据可见。2007级学生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感觉最需要的能力是什么?(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2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8人,选择c项文字表达能力的有24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45人。他们在回答“你在毕业找工作中,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能力是什么?(可以多选)”选择a项专业知识的有20人,选择b项口语表达能力的有33人,选择c项文字表达能力的有32人,选择d项人际交往能力的有31人。可见学生在寻找工作的实际中,普遍认为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重要性要高于专业知识,并且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中最需要提高和强化的是口语表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所以,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应加强说和写的能力的培养。

(三)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情况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人才培养计划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是检验学生专业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又是学生毕业和学位资格认定的必备条件。毕业论文的质量,直接体现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的情况,笔者对2007级毕业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对于“撰写的毕业论文的内容”的调查,学生的选择是:选a项“2/3抄网上或书上的”有1人,1.8%,选b项“1/2抄网上或书上的”有5人,占9.1%,选c项“1/3抄网上或书上的”有18人,占32.7%,选d项“参阅资料,自己写作”的有31人,占56.4%。a、b两项合起来共有6人,占总数的10.9%,c、d两项合起来共有49人,占总数的89.1%。由此,我们可以说89.1%的学生的毕业论文是符合学术规范的,不是抄袭剽窃的,学生在尝试自己完成。对“你在撰写毕业论文时最大困惑是什么?”的调查结果是:“不知道写什么”的有8人,占14.5%,“面对很多的材料不知道怎么用”的有30人,占54.5%,“没有自己的思想”的有17人,占30%。数据表明54.5%的学生阅读归纳、驾驭材料能力不足。30%的学生“缺少创新思想。

(四)学生对于实践的需求

对“你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形式是什么?(可以多选)”的问题调查结果是,2007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社会实践、参观调查、毕业论文。2007级学生已经经历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在这两种学校集中组织实施的实践里,学生优选实习。同样的问题,我们对2009级中109名学生也做了调查,调查的结果是:2009级的学生希望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形式的人数依次是:实习、技能训练、参观调查、第二课堂活动和其它社会实践、毕业论文。2009级是大二第二学期末,他们没有经历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的撰写和答辩,但对于这两种实践的心理期待竟然与2007级学生的选择如此相同,可见学生很看重、很需要实习这种实践形式。而且实习和技能训练这两种实践形式竟然都是排在前面的,而且次序也完全一致,可见两个年级的学生都认为这两中实践是他们最需要的。对于上面的调查结果,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1)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主要去向是进入职场。(2)由于我校学生50%以上是少数民族的学生,汉语是他们的第二语言,所以,学生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较弱。(3)学生毕业论文抄袭现象不很严重,但存在驾驭材料能力不足,缺少创新思想。(4)实习是学生的首选的实践形式。#p#分页标题#e#

三、实践教学改革之策略

结合客观调查的资料以及情况分析,我们了解了客观存在的学生生态,阅听了学生的接受与需求,然后提出了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改进之策略。

(一)以“学以致用”为目标,调整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

从学生的实际需求,社会的价值趋向来看,我校汉语言专业的课程设计需要考虑毕业后就进入职场的绝大部分学生,使学生通过某些课程的选修能够增加职场竞争力,“学以致用”应该不只是一种口号,应该成为普世的教学价值。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设计围绕“一主线”,就是以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主线,培养理论与实践、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并重的适应社会需求的应用型人才。尤其针对少数民族学生,增加一些实践性强的课程,比如现代汉语、应用文写作、演讲与口才、普通话培训等,以便学生提高汉语口语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二)固本与实用联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固本”指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传统的课程继续保持,而且对于经典学科的教学和演练需要加强,比如汉赋、唐诗、宋词、元曲、小说、古今汉语等,这些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本”,加强基于务实固本。“实用”是指固本的基础上,课程设计兼顾实用化、创意化、现代化。我校的类型属于“教学型为主的普通高校,以本科教育为主,有条件的可适当担负研究生培养任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1],不是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岗位型、技能型人才。所以我们汉语言文学专业在进实践教学的规划和落实上,必须考虑学校的这一根本定位,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也就是不能把我们的学生训练成技术工人。所以在进行实践教学的时候我们必须把握一个原则———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并重发展观念。在具体实施中是以课程为依托,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能力培养”这一主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专业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推动理论的学习和创新思维的开发。为什么采取这样的举措呢?这是基于专业属性、课程特点和学生的实际而采取的办法。中文系的许多课程是人文内容,人文素养是能力形成的潜在因素。人文的高度与格局是一个人后期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张高评认为: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知识分子,毕业进入职场,的确凭借专业能力[2];之后五年、十年,谁脱颖而出?谁能领袖群伦?谁能独挡一面?谁可平步青云?就不再是专业能力挂帅,而是人文素养决定了态度和高度。汉语言文学教学是人文素养的集散地,是创意思维的大本营,是养成美好态度,提高崇高格局的加油站。所以,我们在构建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时,注重理论与能力并重,避免一味强调实践而忽视了有些课程的人文功能,避免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能力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即“读、说、写、用”。对学生这四种能力的培养和提高,首先贯穿并落实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比如我们的尝试,各门课程都给出相关的阅读书目,定期检查,以训练学生“读”的能力;配合要求阅读的内容安排课堂讨论,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布置完成课业小论文,训练学生“写”的能力;“读、说、写”综合起来,训练学生“用”的能力。“读、说、写、用”的训练要求在每门课程中教学中都有所体现,这一点我们学院已经对每位教师明确提出要求。同时在典型的课程中强化训练,做到由面到点,由分散到集中的不断强化训练。比如以写作课为代表集中训练“写”的能力,以“演讲与口才”课、“普通话培训”课集中训练“说”的能力,同时对语言类课程设计整体规划,注重“学以致用”。

(三)实践形式多样化,提高学生实践的兴趣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们对某一事物若没有兴趣,便不会主动关注它,所以一般来说效果不会好的。比如,学生不愿意实践,不愿“读、说、写、用”,其中主要原因是学生对此不感兴趣。由于不感兴趣,即使学生从道理上明白实践的重要性,即使学校通过测评来检查学生的实践情况,学生也只会停留在应付测评,至于一些具体问题的关注、思考和研究那是不可能的。可见兴趣对人学习的重要性。怎样培养学生“读、说、写、用”的兴趣呢?基于上面的调查,根据学院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我们从改进实践形式入手,通过多样化的实践形式,吸引学生参与。

1.教学实践活动与学生社团活动相结合。使学生社团的组建和活动的开展,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实践进行。如创办文学刊物,组织文学社、演讲与口才协会,开展读书征文竞赛、写作比赛、语言艺术表演大赛、教学技能大赛等,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各种能力。

凯发体育注册平台 » 3篇关于汉语言文学论文

or 分享 (0)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