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士外长取消访华-凯发体育注册平台

工作职场 投稿 43 0 评论

以下收集了3篇关于「2023年中国与瑞士的关系概括」的工作范文供大家借鉴参考,希望能帮助大家在工作中写瑞士外长取消访华相关文档的时候提供一个有效的参考,助你解决相关写作问题。

no.1 2023年中国与瑞士的关系概括-第1篇

中国与瑞士的关系

一、政治关系

瑞士于1950年1月17日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同年9月14日,中国同瑞士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公使。1956年1月和1957年4月,中瑞先后将外交关系由公使级升格为大使级,并互派大使。

1951年11月,瑞士在上海设立总领事馆,1962年12月关闭。1995年4月,瑞士驻上海总领事馆重新开馆。2006年10月,瑞士驻广州总领事馆开馆。

1954年4月,中国在日内瓦设立总领事馆。1988年9月,中国驻日内瓦总领事馆关闭,中国驻苏黎世总领事馆开馆。

瑞士是最早承认并与中国建交的西方国家之一。建交61年来,两国关系发展平稳。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两国关系有了进一步发展。特别是近年来,两国高层互访频繁,经贸合作不断扩大,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

(一)重要访问

1954年6月12日,出席日内瓦会议的周恩来总理兼外长顺访瑞士。

1961年5月29日,出席日内瓦会议的陈毅副总理兼外长赴瑞士首都伯尔尼拜访瑞士联邦主席瓦伦和外长彼蒂彼爱。

1973年5月,瑞士前外长彼蒂彼爱访华;6月,瑞士前外长施皮勒访华。

1974年8月,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格拉贝尔访华,格是中瑞建交以来第一位正式访华的瑞士国家领导人。

1975年4月,瑞士联邦委员兼交通动力部长里恰德访华。

1978年5月,谷牧副总理访问瑞士。

1979年4月,全国政协副主席荣毅仁率中国政协代表团访瑞。

1982年6月,国务委员兼外长黄华出访途经瑞士,瑞士联邦副主席兼外长奥贝尔会见并宴请。

1985年6月,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廖汉生率中国人大代表团访瑞。

1986年11月,瑞士联邦副主席兼外长奥贝尔访华。

1987年3月,国务委员兼外长吴学谦访瑞。

1992年1月,李鹏总理访瑞并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1994年1月,乔石委员长访瑞。

1995年1月,朱镕基副总理访瑞并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4月,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科蒂访华。5月,瑞士议会国民院议长福莱和联邦院议长屈希勒率瑞士议会代表团访华。这是瑞士两院议长首次联合率团访华。10月,瑞士联邦副主席兼经济部长德拉米拉率经贸代表团访华。

1996年9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访瑞;10月,瑞联邦主席德拉米拉访华,这是瑞士联邦主席首次访华。

1997年5月,邹家华副总理访瑞。

1998年1-2月,李岚清副总理访瑞并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

1999年3月,江泽民主席访问瑞士,这是中瑞建交以来中国国家元首首次对瑞士进行国事访问。

2000年1月,吴邦国副总理访问瑞士并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6月,温家宝副总理访问瑞士。9月,中瑞建交50周年,国家主席江泽民与瑞士联邦主席奥吉以及外交部长唐家璇与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戴斯互致贺电。同月,瑞士联邦主席奥吉访华,并出席中瑞建交50周年庆祝活动。

2002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组织部部长曾庆红访问瑞士,双方签署了《中瑞两国政府管理培训项目技术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2003年4月,瑞士联邦委员兼国防部长施密德访华。5月,瑞士联邦委员兼外长卡尔米-雷伊访华。6月,胡锦涛主席出席南北领导人非正式对话会议经停瑞士,并与瑞士联邦主席库什潘举行会晤。11月,瑞士联邦主席库什潘来华进行工作访问。

2004年6月,曾培炎副总理访问瑞士,双方签署《旅游目的地国实施谅解备忘录》。10月,中央军委副主席、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曹刚川上将访问瑞士。同月,瑞士联邦委员兼内政部长库什潘应邀赴上海出席国际文化政策部长级会议,并访问西藏。

2005年1月,黄菊副总理赴瑞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会见联邦主席施密德。7月,瑞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戴斯来华参加wto小型部长会议并访华。

2006年1月,曾培炎副总理赴瑞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会见联邦主席洛伊恩贝格。2月,李肇星外长访瑞。同月,瑞联邦委员兼国防部长施密德访华。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访瑞。10月,瑞联邦副主席兼外长卡尔米—雷伊访华。

2007年1月,国务委员华建敏赴瑞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4月,李肇星外长应约与瑞联邦主席兼外长卡尔米-雷伊通话。7月,瑞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洛伊特哈德访华,代表瑞政府宣布承认我完全市场经济地位。9月,杨洁篪外长出席第62届联大期间会见瑞联邦主席兼外长卡尔米-雷伊,并与其共同签署《中瑞关于加强对话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10月,瑞前联邦主席奥吉出席上海特奥会开幕式。11月,瑞联邦委员兼司法警察部长布劳赫访华。

2008年1月,曾培炎副总理赴瑞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会见联邦主席库什潘。5月,瑞联邦委员兼经济部长洛伊特哈德访华,并出席瑞航自苏黎世至上海首航仪式。8-9月,瑞联邦主席兼内政部长库什潘和联邦委员兼国防、民防和体育部长施密德分别来华出席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开幕式。9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王兆国访瑞。10月,瑞联邦议会国民院议长布永访华。11月,刘延东国务委员、全国政协副主席兼统战部部长杜青林分别访瑞。

四川汶川地震灾害发生后,瑞方在第一时间向我表示慰问和援助意愿。瑞联邦主席兼内政部长库什潘及外长卡尔米-雷伊对中国发生地震灾害表示同情和慰问。据不完全统计,瑞方向我提供的帐篷总计1046顶,各类援助物资总额约计105万美元。

2009年1月,温家宝总理赴瑞出席达沃斯世界 经济论坛年会并正式访问瑞士。2月,中方派采购团赴瑞,与瑞方凯发体育注册平台的合作伙伴签署了总额3亿美元的经贸合同。4月,瑞联邦委员兼环境、交通、能源和电信部长洛伊恩贝格访华。6月,科技部长万钢访瑞。10月,瑞联邦委员兼司法警察部长维德默-施鲁姆普夫访华。

2010年1月,李克强副总理赴瑞出席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并正式访瑞。5月,卫生部长陈竺出席世界卫生组织部长级会议期间在日内瓦与瑞联邦委员兼内政部长布尔克哈尔特举行了工作会谈。6月,瑞联邦委员兼外长卡尔米-雷伊访华。7月,吴邦国委员长访瑞并出席第三次世界议长大会。8月,瑞联邦主席兼经济部长洛伊特哈德访华并出席上海世博会瑞士国家馆日活动。9月,瑞士联邦副主席兼环境、交通、能源、通信部长洛伊恩贝格来华参观上海世博会。12月,中瑞外长通话。

(二)友好省州/市关系

1982年,中国昆明市与瑞士苏黎世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1994年,中国长沙市与瑞士弗里堡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2004年,中国北海市与瑞士卢加诺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2007年,中国上海市与瑞士巴塞尔州建立友好省州关系。

2008年,中国黄山市与瑞士因特拉肯市建立友好城市关系。

二、经贸关系

1974年12月,中国同瑞士签订《中瑞贸易协定》并成立了中瑞贸易混合委员会。1979年瑞士政府给予中国普惠制待遇。2011年1月,商务部长陈德铭在瑞士出席2011年达沃斯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期间同瑞士经济部长阿曼共同签署《关于启动中瑞自贸协定谈判的谅解备忘录》,宣布中瑞自贸区谈判正式启动。

双边贸易:瑞士是中国在欧洲重要的贸易伙伴。2010年中瑞双边贸易额200.7亿美元,同比增长110.3%。其中,我出口30.3亿美元,增长14%;进口170.4亿美元,增长147.4%。我进口以机械电子、化工医药等产品为主;出口以初级加工产品和原材料为主,近年来制成品出口比重不断增加,主要有纺织、机电、化工等产品。

对华投资:瑞士1982年开始在华投资,中瑞合资迅达电梯有限公司是中国批准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工业企业。截至2010年底,我累计批准瑞在华投资项目1301个,实际利用瑞资36.2亿美元。瑞士在华投资项目主要集中在电气、机械、医药化工、食品等领域,投资区域主要在沿海城市和经济特区。

1996年10月,中瑞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建立中瑞合资企业项目融资基金的谅解备忘录》,1998年1月“中瑞合作基金”正式成立,旨在为中瑞中小企业间的合资项目和其他形式的合作提供融资支持。

金融合作:2003年5月,中国证监会与瑞联邦银行委员会签署了《证券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目前,瑞士共有5家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瑞士信贷银行、瑞银集团、瑞士苏黎世银行、瑞士欧洲金融银行集团下属的瑞士有限公司)和3家保险公司(丰泰保险公司、苏黎世保险公司和瑞士再保险公司)在中国共设立了7家代表处和5家营业性分支机构。其中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银行和丰泰保险公司已分别在上海开设分行。

技术合作:截至2010年底,我累计批准从瑞技术引进合同2040个,金额约为49.2亿美元。

三、文化、教育、科技和旅游领域的合作

(一)文化交流

近年来,中瑞两国文化交流不断扩大,两国的文艺演出团体如芭蕾舞团、交响乐团、戏剧团体等进行互访演出。双方还举办了旅游、绘画、电影和艺术等交流展览。此外,民间友好组织和学术团体交流日趋活跃。

1999年3月,中瑞两国政府签署了《中瑞文化合作意向声明》。

1998年11月25日,中瑞首次联合发行邮票。

2005年8月,中国首次作为主宾国参加瑞士日内瓦节。

2006年起,中瑞已连续三次联合举办卢塞恩中国新春音乐会。

2008年11月,瑞士爱瑞文化基金会与中瑞文化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在两国多个城市举办为期两年的文化推介活动,以进一步深化两国文化交流。

2009年瑞士弗里堡岚德威军乐团赴华巡回演出。

2010年,瑞士在华举办“爱因斯坦展”、“东西合璧的剪纸艺术展”和“幸福60年摄影展”。“文化风景线艺术节·中国主宾国”活动在巴塞尔举行。“感知中国·日内瓦行”活动在日内瓦举行。

(二)教育交流

中国自1978年开始向瑞士派留学人员。截至目前,我在瑞留学生累计约2000人。

1999年3月,中瑞两国政府签署《中瑞高等教育交流合作意向书》,双方于2002年将该意向书有效期延长至2005年。

2004年1月,双方签署了《关于在中国公共领域进行中瑞合作管理培训项目技术合作的协议》。

2006年10月,中瑞双方签署《中瑞2006-2008高等教育合作备忘录》。

自1985年以来,瑞士13所大学中有6所先后与我国有关大学和科研机构签署了校际交流协议或科研合作协议。

(三)科技交流

1989年2月,中瑞两国政府签署《中瑞科技合作协定》,正式建立了两国政府间科技合作关系。1995年4月,中国国家科委同瑞士国家科研基金会签署《科技合作备忘录》。2003年11月,中瑞签署《中瑞科研合作谅解备忘录》,在民间科技合作与交流方面,两国有关对口部门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开展多种合作活动。2007年4月,中瑞签署联合声明,确定两国将合作实施《2008-2011年科技合作备忘录》。2008年8月,瑞在上海设立其第四个海外“科学中心”。11月,两国签署《中瑞科技合作联合声明》。2009年4月,中瑞签署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自然灾害防治领域的合作协议。

(四)旅游合作

1998年5月,中国国家旅游局在瑞士苏黎世设立旅游办事处。1999年3月,瑞士国家旅游局北京办事处成立。

2001年11月,云南玉龙雪山与瑞士马特洪峰结为姊妹峰。

2002年7月,安徽黄山与瑞士少女峰结为姊妹峰。

2004年6月,中国国家旅游局与瑞士联邦经济总局(代表联邦委员会)签署《关于中国旅游团队赴瑞士旅游及相关事宜的谅解备忘录(旅游目的地国)》,同年9月1日生效。

no.2 2023年中国与瑞士的关系概括-第2篇

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关系

概论

中国有2万多公里长的陆地边界线,与14个国家接壤,还有近2万公里长的大陆海岸线,与6个国家的领海相接或相重叠,此外,还有几个非接壤,但有着密切关系的近邻国家,世界上像中国这样的有着如此多邻国的国家实属少见。

历史

中国与邻国在漫长的历史时期中建立了悠久而密切的联系。只是到了近代,由于西方列强对亚洲国家实行殖民统治,中国也沦为半殖民地,许多历史的联系被削弱或者扭曲了。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开始与邻国发展新的关系,但是,由于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形势,中国与邻国的关系经历了许多反复和曲折。

分论

1.与日美韩的关系

中国由于历史原因与日本之间积怨较深,又加之领土争端所引起的对抗行为,将日本转化为伙伴的可能性不大,只能求一个缓和并从中取得我们的利益。而美国又和社会主义中国之间存在之根本性对立,还有在朝鲜与越南的正面交锋,美国自然不会与中国完全和解,我们也只能尽量避免与美国的争端,谋求美国不介入中国事务。韩国同中国有着相同的被侵略的历史,相似的国家分裂状况,但韩国因为历史原因亲近美国,在政治和军事方面与中国合作空间不大,但可以和韩国在其他方面进行合作,加强中国影响力。

2.与俄罗斯的关系

俄罗斯和美国有着历史上的纠纷,近年来在经济和军事上存在着较大问题,中国在其军售中也得到了较大好处,但俄罗斯近年来也宣传中国威胁论,转而扶植印度,缓和俄美关系,对中国渐渐疏远,是我们所不希望看到的。与俄罗斯的关系仍旧是战略伙伴,应当加强合作,以换取俄罗斯的军事科技装备。

3.与印度的关系

印度与中国有着领土纠纷,曾经发生过战争,进来关系也没有改善的迹象,印度的军事力量近来不断增强,美俄和欧洲都愿向印度出售武器来遏制中国,而印度在1962年惨败后也将中国视为第一大敌人在诸多方面与中国对抗。在目前来说,我们比印度有优势,但中国的武器外购受阻,印度却春风得意,这很有可能改变两国实力对比。

4.与东盟和中亚的关系

东南亚在经济上倚重中国,但在南海问题上与中国颇有争端,虽然各方面都比不上中国,但仍不可轻视。南海问题可以搁置待议,重要的是不能将其视为敌人。而中亚国家多为上合组织成员,与中国在经济和军事上多有合作,友好关系应当继续发展与深入。

5.与欧盟各国关系

欧洲曾在历史上侵略过中国,后来跟着美国反对过新中国,也有较多积怨。但欧洲近年来在逐步摆脱美国,就和中国有了共同利益,法国等国甚至开始了与中国的军事合作,这是一个新信号,说明欧洲在将来很有可能和中国站在一起,是中国相隔较远的伙伴。

no.3 2023年中国与瑞士的关系概括-第3篇

黄振华e032012003

一、双边政治关系回顾

两国于1990年10月3日建立外交关系。建交以来,两国高层交往频繁。杨尚昆主席(1993年)、江泽民主席(1994年)、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1995年)、李鹏总理(1997年)、朱镕基总理(1999年)、胡锦涛(副)主席(2002、2009年)、李岚清副总理(2002年)、吴邦国委员长(2005年)、温家宝总理(2007年)、习近平副主席(2010年)等先后访新。黄金辉总统(1991年)、李光耀总理(1990年)、吴作栋总理(1993、1994、1995、1997、2000、2003年)、王鼎昌总统(1995年)、纳丹总统(2001、2008年)、李显龙(副)总理(1995、2000、2005、2006、2008年)先后访华。

2013年4月,新国务资政吴作栋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访问广东。5月,外交部长王毅访问新加坡。同月,新加坡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尚达曼访华。8月,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正式访华。9月,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访华出席第十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并访问广东。同月,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访华,出席天津生态城5周年庆祝活动。10月,张高丽副总理访问新加坡并主持双边合作机制会议。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天津市委书记孙春兰访问新加坡。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赵乐际赴新出席“中新领导力论坛”。

2014年4月,新加坡荣誉国务资政吴作栋来华出席博鳌亚洲论坛年会并访问山东。同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胡春华访新。6月,新外交部长兼律政部长尚穆根访华。7月,新加坡副总理兼国家安全统筹部长及内政部长张志贤来华举行第二届中新治理高层论坛。8月,新加坡总统陈庆炎来华出席南京青奥会开幕式,习近平主席会见。同月,杨洁篪国务委员访新。

两国外交部自1995年起建立磋商机制,迄今已举行8轮磋商。两国除互设使馆外,新加坡在上海、厦门、广州、成都和香港设有总领事馆。

二、双边经贸关系和经济技术合作

中新经贸合作发展迅速。2013年,中国成为新加坡最大贸易伙伴。两国间主要合作项目有苏州工业园区、天津生态城、广州知识城、吉林食品区、川新创新科技园等。新加坡与山东、四川、浙江、辽宁、天津、江苏、广东等7省市分别建有经贸合作机制。

据中国海关统计,2013年双边贸易额为759.14亿美元,增长9.6%。其中,中方出口458.64亿美元,增长12.6%;进口300.5亿美元,增长5.4%。2014年1月至7月,双边贸易额438.2亿美元,同比增长2%,其中中方出口260.1亿美元,同比增长1.3%,进口78.1亿美元,同比增长3.1%。1999年10月,中新签署《经济合作和促进贸易与投资的谅解备忘录》,建立了两国经贸磋商机制。双方还签署了《促进和保护投资协定》、《避免双重征税和防止漏税协定》、《海运协定》、《邮电和电信合作协议》、《成立中新双方投资促进委员会协议》等多项经济合作协议。2008年10月两国签署中新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1月1日正式生效。中国商务部部长高虎城日前在中国—新加坡双方投资促进委员会第四次联席会议上表示,当前,中新两国经济都在经历转型升级,随着经济转型的深入,两国经贸合作将呈现更多的契合点,不断获得新动力。

中国—新加坡双方投资促进委员会作为促进中新两国经贸交流的重要平台,应发挥好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巩固合作成果、扩大合作领域,为两国企业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双方应推动新对华投资合作深化发展,加大对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在华园区合作项目建设,并共同开展“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推动两国经贸关系再上新台阶。

三、在金融、人文、科技、教育等方面的交往与合作

1.金融

近年来,中新金融合作发展迅速,成为两国互利合作新亮点。2012年6月,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新加坡金管局在华设立代表处。2013年5月,新加坡金管局北京代表处正式揭牌。2012年7月,两国签署中新自贸协定框架下有关银行业事项的换文。10月,新方授予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特许全面拍照。2013年2月,中国人民银行授权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担任新加坡人民币业务清算行。4月,中国工商银行新加坡分行在新人民币清算业务正式启动。

2013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续签中新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扩大至3000亿元人民币/600亿新加坡元,有效期3年。10月,中国人民银行确定新加坡市场人民币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rqfii)投资额度为500亿元人民币。

2.人文

1996年,两国文化部签署《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2006年,两国政府签署《文化合作协定》。项目每年逾200起。双方在文化艺术、图书馆、文物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

1999年,两国教育部签署《教育交流与合作备忘录》及中国学生赴新学习、两国优秀大学生交流和建立中新基金等协议,中国15所高等院校在新开办了20个教育合作项目。2013年,我在新留学人员13985人,新在华留学生5290人。

2001年起,新方定期派中高级官员团访华。2004年5月,双方决定成立“中国-新加坡基金”,支持两国年轻官员的培训与交流。2007年7月,双方签署《关于借鉴运用新加坡园区管理经验开展中西部开发区人才培训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09年以来,双方已联合举办四届“中新领导力论坛”。

2012年9月,首届中新社会管理高层论坛在新加坡举行,双方签署关于加强社会管理合作的换文。2014年7月,第二界中新社会治理高层论坛在华举行。

3.科技、教育

两国在人才培训领域的合作十分活跃,主要项目有中国赴新加坡经济管理高级研究班、中央党校中青年干部培训班赴新考察、两国外交部互惠培训项目等。

1992年,两国科技部门签署《科技合作协定》,次年建立中新科技合作联委会。

1995年成立“中国-新加坡技术公司”,1998年设立“中新联合研究计划”,合作项目共计28个。2003年10月,中国科技部火炬中心驻新代表处正式挂牌成立。

4.其他

两国在旅游、质检和环保等领域也进行了密切的交流与合作。2013年,双边人员往来229万人次。2007年,两国有关部门分别签署《出入境卫生检疫合作谅解备忘录》和《关于在城镇环境治理和水资源综合利用领域开展交流与合作的谅解备忘录》。2013年10月,双方签署《关于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合作的谅解备忘录》。

四、重要双边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1990年10月3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双边合作的联合声明》(2000年4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2009年)

五、军事关系

新加坡地处全球战略枢纽位置,是与中国关系最差的华人国家,也是美国重返亚太战略的重要一环,同时新加坡与台湾交好。总体看,中新并未组织过联合军演,只在安保领域进行过三次联合训练,参训双方人数自2002年至今从未超过100人。1.1973年台湾以“联星计划”为代号,派遣现役军官协助新加坡训练海空军,并出任其海空军司令。1975年,台湾和新加坡签订“训练议定书”(“星光计划”),由台湾提供场地和人力,协助新加坡训练地面部队,也就是俗称的“星光部队”

2.2002年曾传出中共为拉近与新加坡关系,向新国提议愿提供海南岛作为星光部队演习场地,以削弱台新关系。但该项消息始终未获新、台、中三方证实。

3.2009年6月2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新加坡武装部队安保联合训练在广州军区某综合训练基地展开,双方均派出观摩团进行现场观摩,这是我军首次与外军进行安保联合训练。军事专家表示,这次中新两国联训以“安保领域”而非“反恐”名义,为两国今后在安全领域合作埋下伏笔,假以时日可能深化到其他领域。

4.2010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解放军与新加坡武装部队19日在新加坡开始“合作—2010”安保联合训练,旨在进一步巩固两国两军传统友谊,增进相互了解与信任,促进两军务实交流与合作。

5.2014年11月2日代号为“合作-2014”的中新陆军联合训练,2日在南京军区某综合训练场举行开训仪式。这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军队首次组织传统安全领域联合训练,课题为“步兵连山地联合战斗行动”。

凯发体育注册平台 » 3篇关于2023年中国与瑞士的关系概括

or 分享 (0)
游客 发表我的评论  

表情
(0)个小伙伴在吐槽
网站地图